“咱们公司流通的210亩土地,便是县农牧局经过招商引资进驻的,经投入710万元整治后,本来的梯次田土变成了220亩,且完成了田成方、土成块、沟相通、路相连的标准化农业产业园。”遵义寿丰绿光蔬菜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庆说,本年到现在的毛收入就已完成亩均1万元。县农牧局局长王健和记者说,引入山东寿光蔬菜栽培大户王树庆进驻,便是引入新的开展理念,引入新的科技和技能,促进商场和品牌的诞生。
在寿丰绿光蔬菜有限公司做工的三岔镇红光村的陈安久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自己流通到寿丰公司的2.3亩田,按传统的栽培可收入2300斤稻谷,价值3500元,除掉种子、农药、化肥、工人工资后,纯收入仅有1000元。但这2.3亩田经过流通后,仅土地流通费一年便是1840元。他和妻子黄世琴两人在寿丰公司打工每月有6000元的工资收入,一年7.2万元的工资收入加上1840元的土地流通费,按2.3亩收入73840元的亩均产量来核算,已到达32100元,突破了亩均产量3万元。
该县龙坪镇兴隆村鞍山组的周绍明流通了52亩土地种提子,县农牧局为提子专业合作社投入100万元建成了标准化种苗大棚。在提子栽培期间,还专门指使技能人员进行盯梢辅导。周绍明流通的52亩土地,其中有28亩土地是新建园本年基本无产量,而上一年流通的24亩,本年的毛收入已达36万元,完成了“321工程”项目的预期值。
经过施行“321工程”,遵义县龙坪镇的中心、兴隆、小湾三个村的不少乡民成了规划栽培大户,走上了致富路。一年里,三个村就新增加了15栋别墅式新房,25户购买了小轿车。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流俊说,因规划栽培而改进了住房条件的有1000余户。
龙坑镇金鼓社区高崖组夏茂祥一家便是靠栽培而致富的,他对政府投入与不投入进行了比照。2013年前,他均是到外地去流通土地栽培烤烟和高粱,亩均产量才1000元。本年使用自己的11亩土地种蔬菜,管网、种子、喷灌、大棚和育苗都是龙坑镇政府投入,并且还每亩补助500元。因为本年刚学种,在技能管理上还存在距离,但这11亩土地已大大超越了前史最高产量到达8万元,再加上政府补助的5500元,就已有85500元的收入。据悉,龙坑镇金鼓社区本年已开展200余户蔬菜规划栽培户,近来政府又出资50万元为该社区栽培户建标准蔬菜交易商场。